close

  來源:懂財帝 

  中國人民銀行統計數據顯示,2015至2019年,我國短期信貸消費餘額已從4.1萬億元上升至9.92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24.72%。預計到2023年,我國短期信貸消費餘額規模將達到23.46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18.68%。

  擁有十倍槓桿的消費金融賽道,銀行、實體企業、互聯網等行業巨頭們紛紛入局。

  但這個市場並沒有想像中的光鮮亮麗。據已公佈半年報的15家消金公司業績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共有9家消金公司總資產規模相較於去年年底出現了下降,下降幅度從0.67%到8.55%不等。

  實際上,新冠肺炎疫情只是短期的「黑天鵝」事件。長期來看,消費金融公司更大的壓力來自於監管層。

  8月20日,最高法發佈了民間借貸利率上限新規。新規將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發佈的一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的4倍為標準,確定民間借貸利率的司法保護上限。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各方對於新規的適用範圍有不同的理解與解讀,但根據中央防範金融重大風險的要求,金融監管部門將會調整監管要求,進一步降低金融機構現有借貸利率。

  毫無疑問,消費金融行業將迎來強監管時代,IPO上市或許將成為消金公司們保持競爭力的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

  9月11日,重慶銀保監局官網發佈消息稱,原則上同意馬上消費金融公司在A股IPO的申請。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馬上消費金融的總資產規模為548.15億元,僅次於捷信消金與招聯消金,位居行業第三位。

  馬上消費金融會因此率先從賽道中脫穎而出嗎?目前我們還不得而知。

  但可以確認的是,隨著平安集團、螞蟻集團、京東數科等巨頭的入局,消費金融行業格局還將迎來更大規模的洗牌與出清。

  十年浮沉

  有人敗給了自己,有人敗給了時代。

  十年前,如果嚴曉燕聽到這句話,她肯定一個字都不信。

  彼時,銀監會剛核准了嚴曉燕北銀消金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的任職資格。北銀消金是中國最早獲批開業的消費金融公司,其大股東是北京銀行。

  同時期,獲批開業的還有中銀、錦城、捷信三家消金公司。其中,中銀、錦程兩家均為銀行系背景,而捷信則是外資背景。

  事實證明,對於消金公司而言,銀行背景是可以當飯吃的。在起初的五年裡,北銀消金背靠著資產規模急劇擴張的北京銀行,力壓國有大行背景的中銀消金。數據顯示,以2015年的貸款餘額計算,北銀消費金融在持牌消費金融公司中的市場份額已超過43%。

  但福兮禍所伏,這一年,北銀消金開始由盛轉衰。與此同時,隨著招聯、海爾、馬上等多方玩家的入局,整個消金行業已隱隱顯露出洗牌之勢。

  此後數年間,監管趨嚴,行業持續動蕩。北銀消金因為違規經營等問題,先後多次被監管部門開出罰單。直到2018下半年,北銀消金才重新扭虧為盈。期間,中銀消金雖然也經歷過短暫的輝煌,但同樣因為違規問題遭到了多次監管處罰,2019年其凈利潤才有所回升。

  但此時,消金行業早已物是人非。據銀保監會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底,中國境內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已達27家。其中,捷信、招聯、馬上三家消金公司屬於行業第一梯隊,總資產均在500億元以上。

  而曾經的四家先行者中,僅有捷信消金仍艱難守住頭部陣地。捷信消金最初依靠手機信貸消費業務起家,擁有龐大的線下銷售與催收團隊。但如今,在智能互聯網浪潮與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這樣的線下優勢幾乎蕩然無存。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捷信新增貸款發放量為100.39億元,同比減少57.44%。凈利潤僅為0.3億元,同比大幅下降89.76%。

  對比之下,背靠「零售之王」招商銀行,並早已開始轉型線上的招聯金融抗風險能力顯然更強。

  上半年,招聯消金總資產為920.76億元,僅環比下降0.6%。其凈利潤為5.78億元,雖然同比下降了18.59%,但仍位居行業第一梯隊。

  江湖夜雨

  消金江湖暗潮洶湧,為何招聯消金、馬上消金等後浪能實現后發先至?

  這一方面源於它們在場景端的強獲客能力,另一方面源於它們在數字化轉型與科技風控等領域的布局。

  以下,懂財帝將嘗試用案例進行詳細剖析。

  首先,我們將國內26家持牌消金公司(除外資背景的捷信之外)進行簡要對比。從大股東背景來看,主要分為銀行系、產業系、電商系三大類。

  其中,銀行系消金公司(如:北銀消金、招聯消金等)大多背靠國有銀行或股份制商業銀行等,它們擁有雄厚、低成本的資金優勢,以及豐富的風控經驗。但銀行系消金公司在客戶體驗和場景拓展方面較為欠缺。

  產業系消金公司(如:馬上消金、海爾消金等)大多由實體零售企業主導設立。它們依託母公司的零售網點與供應鏈體系,在線下場景中具備規模優勢,獲客成本較低。同時,它們為了補充核心資本大多會選擇與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合作,實現優勢互補。

  電商系消金公司(如:蘇寧消金等)主要依託自身電商業務所建立起的大數據體系,通過風控系統與技術的升級,實現業務由賒購向消費信貸(線上/線下)延伸。

  基於上述分類,復盤消金行業發展史能夠發現,北銀、中銀兩家銀行系消金公司都是依靠銀行業務規模的擴張,在行業中率先登頂。但最終,出身於銀行的他們卻輸在了內部風控上。

  對比之下,背靠招商銀行的招聯消金,在創建之初就藉助母公司招商銀行的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實現了線上化運營與科技化風控。2019年6月末,招聯消金不良率為2.08%,同比上升0.15%,但仍遠低於同業平均水平。

  此外,在場景覆蓋方面,招聯消金也更豐富。招聯消金以移動端APP為馬,已深度滲透購物、旅遊、教育、裝修等線上線下場景,未來還將繼續向外延伸。

  實際上,要談場景,最好的例子就是產業系消金公司。2014年才成立的馬上消費金融公司是消金賽道中最大的黑馬。

  六年間,馬上消金背靠重慶百貨、物美控股擁有豐富的線下零售場景迅速崛起。其資產規模從2016年的76.3億元猛增至2019年的548.2億元,其信貸消費產品也覆蓋了家電、零售、旅遊等七大類場景。

  但僅僅涉足線下,並不能成為馬上消費金融的護城河。捷信消金在疫情期間的敗退就是最直接的範例。因此,馬上消金將自己定位為科技公司,很早就搭建了線上渠道。目前,其深度合作線上場景已超130個。

  另外,馬上消金還以「自營+開放平台+金融雲」為模式實現多業務發展。數據顯示,馬上消金已擁有專利超過150多個,技術工程師超過1000個。

  消金IPO

  擴充核心資本,馬上消費金融扣動了行業IPO的按鈕。

  9月11日,重慶銀保監局官網發佈消息稱,原則上同意馬上消費金融公司在A股IPO的申請。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后,應全部用於補充公司核心一級資本。

  公開資料顯示,此前,馬上消金在2016、2017、2018三年已進行過三次增資擴股,其註冊資本從創建之初的3億元猛增至40億元,目前在行業中僅次於捷信消金(70億元)、平安消金(50億元)。

  而這三年正是馬上消費金融業務擴張最迅猛的時期。2016至2019 年,馬上消金總資產從76.3億暴增至548.2億元。同期,馬上消金營收分別為15.8億、46.7億、82.4億和90億元,凈利潤分別652萬、5.8億、8億和8.53億元。

  但值得注意的是,馬上消金的債務規模也在逐年攀升。2019年末,馬上消金負債規模達到483.7億元,負債率為88.23%。其中,時間在1年期左右(包含一年內)的短期借款佔比超過80%。

  短期借款佔比極高,直接導致了馬上消金不良資產的暴露時間要比銀行與同業更早。

  為緩解資金危機,馬上消金曾在2019年成功發行過兩單ABS產品,總規模為37.95億元。今年8月,馬上消金再次獲准在銀行間債券市場公開發行不超過20億規模的金融債券。

  另外,從2017年開始,馬上消金就著手加大不良資產的處置力度。數據顯示,當年,馬上消費金融不良貸款餘額從2016年的0.96億元,暴增至10.03億元,不良貸款率達到3.18%,同比上升1.82%,逾期率更是達到了12.5%。

  因此,在2017、2018年兩年中,馬上消金不良資產與壞賬核銷規模總計達70.71億元。

  毫無疑問,若馬上消金能在二級資本市場實現直接融資,不僅能補充核心資本,繼續擴張,還能加快其內部不良資產的計提力度,加速金融風險的出清。

  值得一提的是,若馬上消費金融能成功IPO,那麼物美控股集團的實控人張文中將會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穿透馬上消金的股權結構來看,其主要股東為:重慶百貨、中關村科金技術、物美控股等七家公司。

  其中,物美控股同時持有重慶百貨大股東重慶商社45%股權。因此,綜合來看,物美通過直接、間接持有馬上消費金融股權達到24.86%,為馬上消費金融最大單一股東。

  10倍槓桿的誘惑

  沒有牌照做消費金融相當於耍流氓。

  據悉,螞蟻集團、京東數科、建設銀行等巨頭正計劃籌建消費金融公司。但目前,它們尚未拿到消費金融牌照。

  根據我國現行的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規定,只要註冊資本超過3億元就可申請註冊消費金融公司,未拿到消費金融牌照也可以涉足相關業務。

  但與持牌機構相比,非持牌消金公司(如拍拍貸、趣店等)會受到諸多限制。首先在放貸資質上,非持牌消金公司不具備直接放貸的資格。其次,在資金來源上,非持牌消金公司只能通過銀行額度進行放貸。而在而在獲客渠道上,也只能通過合作方式獲客。

  而與小貸公司(螞蟻等)相比,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的優勢更為明顯。最直接的優勢就是持牌消金公司擁有更高的合法槓桿率。持牌消金公司往往能以10至12.5倍的槓桿率進行放貸,而小貸公司的槓桿率僅為2.5至5倍。

  此外,持牌消金公司擁有更廣的資金來源。與處於金融辦監管體系下的小貸公司不同,持牌消金公司更容易與銀保建局監管體系下的銀行、信託等金融機構進行資金合作。

  但實際來看,消金牌照並不會成為螞蟻集團、京東數科等互聯網巨頭們前進的障礙。

  據財新報導,截至2020年6月底,螞蟻集團促成的消費信貸餘額達到1.732萬億元,規模約佔我國短期信貸消費市場的17.46%。

  京東白條雖未披露消費信貸餘額等數據,但在最新一期白條ABN發行說明書中顯示,截至2019年末,京東白條應收賬款餘額為441.22億元。

  此外,騰訊分付也已啟動相關經營業務,但具體規模尚未披露。

  這意味著在未來,根據監管層的要求,螞蟻、騰訊金融科技、京東數科等互聯網巨頭旗下的消金公司拿到消金牌照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屆時,面對互聯網消金公司的降維打擊,賽道中的傳統選手們還能否守住陣地?



本文來自: https://news.sina.com.tw/article/20201010/36540954.html







離婚證人

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janel068v8qq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